當前支付市場“免費送POS機”現象普遍,但“免費”背后暗藏押金、手續費、流量費等多重成本,需結合實際政策與操作規則理性看待。以下為關鍵真相解析:
一、押金返還機制:免費≠零成本
拉卡拉等主流支付機構為覆蓋設備成本,通常設置押金(如電簽版POS機押金99元),但承諾用戶完成指定交易量(如90天內刷滿1萬元)后全額返還。此模式本質為“零元購機”,但需用戶達標才能免除設備費。若未達標,押金將轉為購機款,相當于以押金形式支付設備成本。
二、手續費與流量費:隱性成本需警惕
交易手續費為固定成本,個人用戶費率通常為0.6%,部分銀行借記卡交易封頂20元,掃碼支付費率約0.38%。此外,內置流量卡每年需繳納60-99元費用,用于保障設備聯網交易。此類費用雖非“免費”陷阱,但屬長期使用成本,需納入預算考量。
三、合規性風險:警惕“偽免費”騙局
部分不良機構以“免費送機”為誘餌,通過以下方式牟利:
虛標低費率(如0.3%),后期通過跳碼、延遲到賬等手段轉嫁成本;強制繳納“系統維護費”“保險費”等隱藏費用;偽造設備,通過篡改商戶編碼盜刷用戶信用卡。
用戶需通過官網或授權服務商辦理,并核實設備SN碼與官網公示信息是否一致。
總結
“免費個人POS機”本質為押金返還營銷策略,設備本身存在成本,但可通過達標交易免除。用戶需重點關注押金返還條件、手續費標準及流量費規則,避免因貪圖“免費”陷入隱藏收費陷阱。選擇正規渠道、仔細閱讀協議條款,并定期核對交易記錄,方能在保障資金安全的同時最大化設備價值。
搜索關鍵詞:個人POS機 POS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