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支付交易規模的提升可以帶動拉卡拉交易量的增長。” 這個說法從何而來?
近日,易觀智庫發布了2018年首份第三方支付專題報告《2018年中國第三方支付市場運行機制專題分析》(以下簡稱《報告》)。報告詳細分析了第三方支付服務體系的產業鏈,對賬戶端、承兌端、清算端各端的現狀和價值進行了深入分析,并指出:“第三方支付機構由競爭轉為合作,賬戶端的增長帶動了接收端的增長。”
據悉,賬戶端的典型代表企業是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受理端的代表企業是銀聯商務和拉卡拉pos機。因此,有人形象地將“賬戶端的增長帶動承兌端的增長”比作“微信支付的增長帶動拉卡拉的增長”。
拉卡拉pos機占據接收端優勢,獲取訂單規模位居榜單第二
以往,線下掃碼時,部分商戶會展示多個二維碼,以滿足不同賬戶客戶的掃碼需求。現在只需一個支付二維碼或智能POS機終端即可支持多個掃碼賬戶。這種可以接受多賬戶的收單工具,就是第三方支付鏈條中的“收單端”。隨著第三方支付的發展,承兌終端和賬戶終端的分工逐漸顯現。
第三方支付機構按兩大端口劃分。以支付寶、微信支付為代表的機構更偏向于賬戶端,以經營個人為主。相應的,銀聯商務和拉卡拉pos機以受理端業務為主,以線下布局為基礎,以經營商戶為主。由于業務側重點不同,兩口岸在交易鏈條上形成了互補關系,促使兩類第三方支付機構之間的關系從相互競爭轉變為共同合作。
交易發生后,同一筆資金經過賬戶方和承兌方,分別給相應的企業帶來交易量。隨著掃碼支付的普及,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在支付賬戶端占據了大部分流量,不僅帶動了賬戶端的蓬勃發展,也帶動了受理端的增長。然而,受理端往往不僅僅只進行掃碼。以拉卡拉為例,除了掃碼支付的增長,拉卡拉智能POS還可以支持刷卡、NFC等多種支付方式。拉卡拉在受理端的業務流量入口更廣,業務增長點也更豐富。根據易觀報告,目前,
運營商戶接受端壁壘價值日益凸顯
在易觀報告中,明確了受理端的重要特征:“商家是主體,牌照和規模形成兩大壁壘。” 央行已停止發放新的第三方支付牌照,存量機構也必須持有銀行卡收單機構和互聯網支付兩張牌照才能開展相關受理終端業務。面對當下掃碼支付的普及,央行最新條碼規定也強調,提供線下條碼收單服務的機構需在當地設立分支機構,并具備收單業務資質,以確保商戶權益。并能有效獲取消費者。的保護。
作為受理端代表機構,拉卡拉pos機于2012年進入收單市場,同時擁有銀行卡收單和互聯網支付牌照,并在多個省份設有地方分支機構,牌照資質和規模效應突出。此外,拉卡拉通過智能POS機、傳統POS機、MPOS、Q碼等終端的大規模布局,牢牢掌握了受理終端市場覆蓋率的領先地位。針對商戶在不同場景下的收單和運營需求,拉卡拉pos機開發了不同類型的終端,疊加多種增值服務,通過個性化服務大大增加商戶粘性。
搜索關鍵詞:微信 拉卡拉pos機? POS機 智能POS機 ?POS機 ?拉卡拉 ?拉卡拉POS機